首頁 > 文旅 > 歷史文化
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
時間:2023-04-03 10:07:53 來源:武威市融媒體中心 閱讀量:804

天梯山石窟的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云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距離天梯山石窟五公里處的涼州區張義鎮燈山村,國家級非遺項目涼州寶卷傳習所、涼州寶卷研究院就坐落在村中,常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和周邊群眾前來參觀、聽寶卷傳唱,對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保護寶卷在行動

走進涼州寶卷傳習所,院落的地上鋪著木棧道,踩上去發出的聲響有種空靈感。推開傳唱室的門,一些村民正在聆聽傳唱。隨著傳唱人手持寶卷念唱和聽卷者齊聲接唱,一段段反映忠孝節悌、家國情懷、仁愛禮義的故事,抑揚頓挫地傳唱開來,村民們在享受歡愉的同時,也接受著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涼州寶卷產生于唐代,有社會、歷史、娛樂、教育、佛教等門類,是河西寶卷中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涼州區天梯山石窟所在的張義山區及周邊地區。

“人生只有兩條路,善惡一字分清楚……”現年59歲的李衛善,是涼州寶卷的第四代傳承人。在他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的燈山村,每晚都有這樣的念唱聲從農家小屋傳出來?!澳罹碇思毿哪?,一字一句念清楚;聽卷之人仔細聽,不可過了耳旁風……”

涼州寶卷傳唱的鼎盛時期,李衛善家座無虛席,鄰舍扎堆坐著聽他父親李作柄念唱寶卷,也有不少愛好者登門拜師。而李衛善從小耳濡目染,醉心于學唱寶卷,并在高中畢業后正式傳唱。

2002年,李衛善和發小趙旭峰及其他非遺文化愛好者,自發集資組織成立天梯山民間寶卷演唱團,他們吸收會員、傳唱寶卷、謄抄寶卷、開展展演。

2006年5月,涼州寶卷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6月,李作柄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4年,趙旭峰花費近14年時間,搜集、整理、編輯的非物質文化讀本《涼州寶卷》正式出版,對研究民間說唱藝術和佛教文學有著重要意義,為保護、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2018年,在涼州區委、區政府、區文化館、天梯山石窟文物保護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募集資金盤活閑置農家小院,涼州寶卷傳習所及研究院成立,推動非遺文化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多年來,趙旭峰、李衛善等人多次參加民間寶卷全國展演,先后接受廣東衛視“重走唐僧西行路”團隊、中央電視臺七頻道“鄉村大世界”欄目、中央電視臺十頻道“探索與發現”欄目,以及清華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河西學院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組織與著名評論家雷達等一批知名作家、學者、寶卷愛好者的采訪,為涼州寶卷的傳承與推廣做出了努力。

如今,走進涼州寶卷傳習所的展覽室,陳列的國家級河西寶卷傳承人牌匾、徽章、譽杯和寶卷抄寫本、影印本、印刷本,以及涼州寶卷光盤、首日封、掛歷,寶卷經典唱詞書法作品等,琳瑯滿目,讓人眼前一亮,深感歷史厚重和非遺傳承后繼有人。

功不可沒傳承人

“師范畢業后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小學教書,平時閑暇之余喜愛寫作,而寶卷里的故事情節曲折,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便開始搜集整理?!碑斦勂鹑绾伍_始收藏寶卷時,趙旭峰打開了話匣子。

“小時候聽《繡紅羅》等寶卷,聽得如癡如醉,常常忘記吃飯和睡覺?!?992年,趙旭峰開始接觸寶卷,一邊學唱、一邊搜集唱本;1993年,正式拜李作柄為師,跟他念唱十字調、七字調、哭五更、蓮花落等寶卷曲調。

1998年,一位法國漢學家到天梯山石窟旅游,無意中聽到趙旭峰正在念唱寶卷,便饒有興趣地和他交流了起來。這位漢學家回國后,在法國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是“我在中國甘肅武威一個偏遠的農村,見到了中國歷史上最原始、最純粹的文學文本?!?/span>

“這句話,讓我認識到涼州寶卷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睆哪且院?,趙旭峰更加勤奮地念唱寶卷、謄抄寶卷,用心用情傳承這項民俗文化。

“2003年,由于工作變動,我成為天梯山石窟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常借助工作便利,在為游客講解石窟的同時,介紹涼州寶卷,只要有人提出想聽聽涼州寶卷,我就會念唱一段,這也是傳承的一種方式?!壁w旭峰說。

隨著時代的變遷,聽寶卷這種古樸的娛樂消遣方式已經被電視、電腦尤其是手機所替代??旃澴嗟纳罘绞?,讓年輕人沒有耐心坐下來靜心聆聽這質樸感人的寶卷故事,跟著長輩們學念唱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時代與文明的沖擊下,偏僻的小山村中,時常傳來寶卷說唱之聲,在孤寂的清音之中,一些人依然在堅守古老的文化,這種執著的精神彌足珍貴。

“現在主動念唱寶卷的人很少,即便是念卷者大都是一些老人,隨著這一人群的逐漸逝去,保護和傳承涼州寶卷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也是文化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壁w旭峰說,近年來,涼州區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保護傳承機制,非遺保護名錄體系逐步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得到了有效保護,非遺傳承基地規模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得到創新發展。

目前,59歲的趙旭峰是涼州寶卷的省級傳承人,他對寶卷的喜愛程度可謂如癡如醉?!皞鞒泻捅Wo涼州寶卷,離不開家人的大力支持?!壁w旭峰說,現在,妻子在搞好家務的同時,還成為他的傳唱弟子,每逢觀眾來,兩口子就穿好演出服,和其他伙伴一同登臺念唱。

為“寶卷”賦予“新唱詞”

“讓非遺走進人群,沾人氣、接地氣,才能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币恢币詠?,這是涼州區文化館非遺辦主任張學俊苦苦思索的問題?!皞鹘y的唱詞較難帶給觀眾共鳴,聽的人少,會唱的人更寥寥無幾?!钡拇_,眾多的非遺文化由于其地域性、方言演唱等原因,并不為大眾所接受。

“涼州寶卷中,既有長篇寶卷,也有短篇寶卷,長篇念卷用時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天十幾天。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根本沒有時間和耐心來念卷和聽長篇寶卷,這也成了寶卷傳承保護的瓶頸?!壁w旭峰說,涼州小寶卷,篇幅精煉,隨意靈活,可隨時哼唱,或數人相聚、或干農活時唱上幾分鐘,消解乏氣、調節身心、喜聞樂見,很受大眾歡迎。

出于熱愛,近幾年,趙旭峰辛勤創作,為“老寶卷”賦予了“新唱詞”。他用傳統寶卷的唱調,結合搭溫棚、戰疫情、二十大精神等扶貧、抗疫、時政等題材,創作了10余卷新涼州寶卷,由于貼近當前社會生活,吸引了不少新聽眾。同時,趙旭峰、李衛善在寶卷的活態傳承方面積極嘗試和推廣,努力將寶卷文化與地方其他民俗文化相互融合,這些有益的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去年8月,國家級非遺項目涼州寶卷說唱藝術人才培訓班開班,省級傳承人趙旭峰、李衛善進行專業授課,對學員念卷的唱調,樂器伴奏,說唱技巧等進行現場傳藝指導?!睆垖W俊說,培訓的目的只有一個,進一步弘揚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擴大涼州寶卷影響力,建立后備傳承人才梯隊,助力鄉村文化人才振興。

“非遺造盛世,寶卷唱人生?!睕鲋輩^文化館副館長張繼宏說,今年,他們將持續開展涼州寶卷進景區、進社區、進學?;顒?,加強對外研討交流,定期舉辦涼州寶卷說唱人才培訓班,建立后備人才梯隊,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四級名錄庫,不斷擴大涼州寶卷影響力,促進涼州寶卷傳承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農閑時節,在夏日樹蔭下、在冬天熱炕上,村民三五成群、甚至幾十人聚成一團,津津有味地聽唱寶卷,隨著唱卷人情緒的變化和故事情節的起伏發展,念唱到一定‘接口’上,眾人不約而同地加入集體朗誦和合唱,那情景,那神情,既莊嚴,又活潑,更難忘……”

涼州寶卷的傳承與發展,在幾代人的不斷賡續中發揚光大。趙旭峰、李衛善、張繼宏、張學俊……還有更多的非遺愛好者,他們希冀著、憧憬著。今后,讓涼州寶卷不僅成為一種簡樸實用的文化娛樂,也成為傳承非遺的社會自覺行動和文化時尚,他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新武威記者許德忠 范武平


網站簡介
版權說明
廣告業務
聯系我們
主管單位:中共武威市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中共武威市委宣傳辦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武威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武威市廣播電視臺
隴ICP備08000632號 甘肅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許可證編號:62120180010 甘公網安備:62030202000185
新聞熱線: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術支持:甘肅新媒體集團九色鹿技術公司
gogo亚洲肉体艺术图片gogo|japanesevideo国产在线|武侠古典 都市激情 在线观看|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免费看